有一個想法 在我家老爺腦中發芽
孩子的生活規範 套句楊教授的話 "嚴謹而不嚴格"
所以 任何希望孩子達成的事
以前把關懷藏在背後 命令擺在前面
現在要相反了
我問他 如果說了 孩子反駁
他說那就再談 一次不成 下一次再來 用感覺和他們說
也就是說利用溝通來當平台
當然 另一個目的 是一個示範
告訴孩子 想要達成自己的想法 不是用賴皮
不是用壓力 而是兩方都要取得平等 取得共識
而且 要用各種不傷害別人的方法來完成自己的目標
想想也對 只有真正進到他的骨子裡才是他的東西
因為孩子愛我們 也會怕我們受傷
這點 倒是 我們在孩子身上非常大的存款
只是常常要提醒自己 回頭來想想
如果自己現在是孩子 我會怎麼做
對了 下回問問孩子
如果你是大人 你會怎麼做?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兒子的語文課一二
兒子說 採洛神花 竟然是用他最喜歡的一堂課--數學
套句他的話 "學校是瘋了嗎?"
唉!
一本很無辜的書 " 窗口邊的小豆豆" 也被他批評到臭頭
在車上 他告訴我們 "我知道這是一本好書
是一本有關教育的好書 可是 如果 我未來要當校長
那我應該好好讀它 但我又不要 那現在它對我有何意義?"
和總導討論 她說 不錯 他有自己的批判
只是 不知老師在授課時 是否曾提醒孩子去注意兩所學校的不同
提出自己的見解
唉!
就像一位媽媽說的 妳的心臟要夠強 才能應付這些古里古怪的想法
喔! 可真難為啊!
套句他的話 "學校是瘋了嗎?"
唉!
一本很無辜的書 " 窗口邊的小豆豆" 也被他批評到臭頭
在車上 他告訴我們 "我知道這是一本好書
是一本有關教育的好書 可是 如果 我未來要當校長
那我應該好好讀它 但我又不要 那現在它對我有何意義?"
和總導討論 她說 不錯 他有自己的批判
只是 不知老師在授課時 是否曾提醒孩子去注意兩所學校的不同
提出自己的見解
唉!
就像一位媽媽說的 妳的心臟要夠強 才能應付這些古里古怪的想法
喔! 可真難為啊!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兒子的語文課
說起 這個寶貝 昨天和他有了一點小小的爭執
他對語文課有意見
不喜歡上課方式 他已經和總導 導師 上課的老師
都反應過 雖然 目前 他還是必須去上課
可是 他說 是進學校以來 最難過的學期
真得有這麼難嗎
對照 他所說的四年級所上的語文和現在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上台發表
這是他最不想去做的 不擅長是一回事
不想做又是一回事
這讓我想到 四年級時 語文老師是給他鼓勵
告訴他 老師陪他 他上台發表過一次
但現在這位老師 可能作風不同
兒子 很堅決告訴我們 他不想上這堂課
即使一星期有三到四堂
也就是說他不削上
爸爸說話了 兒子啊 你對你不想上的課的態度
如果真如同你所說 你可能要想想
最後 受害者會是誰喔 是老師還是你
當然選擇權在你手中
他不說話了 我知道 聰明如你
會去思索爸爸說的
而我這個媽媽 真得是耐不住性子
聲音愈來愈大聲 這是我老公說的
就像他說的 他從來就不會希望學校會教給孩子什麼東西
語文不上 他的語文 就不會進步嗎
不是這樣的
而我 當時只有一個念頭 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現在 我想想 兒子是需要時間的
我只要想想 生命自會找其出路
take easy!
他對語文課有意見
不喜歡上課方式 他已經和總導 導師 上課的老師
都反應過 雖然 目前 他還是必須去上課
可是 他說 是進學校以來 最難過的學期
真得有這麼難嗎
對照 他所說的四年級所上的語文和現在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 那就是上台發表
這是他最不想去做的 不擅長是一回事
不想做又是一回事
這讓我想到 四年級時 語文老師是給他鼓勵
告訴他 老師陪他 他上台發表過一次
但現在這位老師 可能作風不同
兒子 很堅決告訴我們 他不想上這堂課
即使一星期有三到四堂
也就是說他不削上
爸爸說話了 兒子啊 你對你不想上的課的態度
如果真如同你所說 你可能要想想
最後 受害者會是誰喔 是老師還是你
當然選擇權在你手中
他不說話了 我知道 聰明如你
會去思索爸爸說的
而我這個媽媽 真得是耐不住性子
聲音愈來愈大聲 這是我老公說的
就像他說的 他從來就不會希望學校會教給孩子什麼東西
語文不上 他的語文 就不會進步嗎
不是這樣的
而我 當時只有一個念頭 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現在 我想想 兒子是需要時間的
我只要想想 生命自會找其出路
take easy!
老師的河馬
孩子放秋假 老師將要回自己家時
請老師來家中小坐
這學期孩子的情緒得到相當大的啟發
也可以在有怒氣時 控制自己的發作
老師對他的影響 不容小覬
也讓我想到 人和人之間 是有所謂的
對不對key
不對的鎖頭和key 只有磨擦的火花
而沒有對味的默契
在閒談中 老師說起她以前的經歷
尤其記得她說的一句話
"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現在的反應 只是以前對待他的人
處理不當 不代表他就是這樣的人"
我 真想給她一個大抱抱
(雖然 可能會圈不住她 哈 )
就像孩子的爸跟她說的
獨木舟有獨木舟的樂趣
但同舟共濟 也是另一種體會
是啊 孩子跟老師說
老師 你不可以坐獨木舟喔 會沉下去的
大家笑成一團
但我現在回想起來
孩子 你忘記一件事
老師的河馬是會游泳的喔
但不管如何
老師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
請老師來家中小坐
這學期孩子的情緒得到相當大的啟發
也可以在有怒氣時 控制自己的發作
老師對他的影響 不容小覬
也讓我想到 人和人之間 是有所謂的
對不對key
不對的鎖頭和key 只有磨擦的火花
而沒有對味的默契
在閒談中 老師說起她以前的經歷
尤其記得她說的一句話
"不要給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現在的反應 只是以前對待他的人
處理不當 不代表他就是這樣的人"
我 真想給她一個大抱抱
(雖然 可能會圈不住她 哈 )
就像孩子的爸跟她說的
獨木舟有獨木舟的樂趣
但同舟共濟 也是另一種體會
是啊 孩子跟老師說
老師 你不可以坐獨木舟喔 會沉下去的
大家笑成一團
但我現在回想起來
孩子 你忘記一件事
老師的河馬是會游泳的喔
但不管如何
老師永遠是我們的好朋友!
DO-GOODER
在這期的親子天下 顏擇雅提到:
沒嘗過貧窮的人往往把貧窮想得太簡單
以為只要捐錢 捐書 或者再加課輔
就真可以把孩子拉上來
我們常常講的一句話: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但對他們來說意義太空洞
說者自以為是激勵 聽在他耳裡搞不好是羞辱和打擊
什麼是標題的 do-gooder 它專指一種好心人
因為想得太單純 自以為在做善事
對方卻沒受益
她說 只有貼心和創意 才會幫助窮小孩向上
我想 不要在身份貼上標籤 就不會有眼光高低
而助人 也要讓對方有尊嚴
最重要的是 還是那顆把他看成一般孩子的心
沒嘗過貧窮的人往往把貧窮想得太簡單
以為只要捐錢 捐書 或者再加課輔
就真可以把孩子拉上來
我們常常講的一句話:窮孩子的唯一希望是教育
但對他們來說意義太空洞
說者自以為是激勵 聽在他耳裡搞不好是羞辱和打擊
什麼是標題的 do-gooder 它專指一種好心人
因為想得太單純 自以為在做善事
對方卻沒受益
她說 只有貼心和創意 才會幫助窮小孩向上
我想 不要在身份貼上標籤 就不會有眼光高低
而助人 也要讓對方有尊嚴
最重要的是 還是那顆把他看成一般孩子的心
親子天下 筆記一二
在學校值志工的下午 隨意翻到 親子天下 7-8月的月刊
其中 陳之華的一篇文章
她提到
芬蘭教育的特質 是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
不以 只熱中目標的家長
和 官僚的好惡 為重
"以孩子為中心" 為考量的教育方式
絕不是隨意的放縱孩子 寵溺學生
任他們予取予求 甚至 拿孩子一點方法都沒有
而是 換個角度去思考 換個更基本 更人性的角度
想一下 你在他們那個年歲時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
如果 你現在還是他們 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反應
如果 你不喜歡 為什麼還要因循舊制
亳無反思能力的要求他們
只因他們 "只是" 孩子 就必須被要求嗎
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也見識到什麼是相互尊重
這份尊重的心思啟發 不用 靠公民或品格課程的填充
是非題 不斷的大小考試 就可以在學生的心目中
建立起一定的高度
她也提到
我們只要運用想像力: 當孩子早上六點多出門到學校
如果上過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之後
沒有梳洗換衣 甚至有的孩子還要補習到晚上八 九點才回家
一整天下來 會有多麼不舒服
如果大人是如此看重自己的衛生 從小教育孩子重視清潔
但 事實反映呢 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家老爺說了 這就像 只准周官放火 不准百姓點燈
喔 最佳的註解
這讓我想到 我們大人以 "以孩子為中心" 為名
事實上 所做 所想 無一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
十二年國教的一延再延 沒法把所謂的精英學校論點放開
就像在學校裡 聽到一位家長說道 要唸高職也沒關係
但一定要去台北找好一點的高職唸
在這 老師不想教 學生無心唸 這是孩子周遭接觸的人
那要孩子如何能更好呢
是嗎 台北 就一定好嗎
是不是我們該深思 到底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是在台北 是在頭城
是快樂 是功利 還是我們的面子
是競爭力 是朝九晚五 還是做自己
其中 陳之華的一篇文章
她提到
芬蘭教育的特質 是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
不以 只熱中目標的家長
和 官僚的好惡 為重
"以孩子為中心" 為考量的教育方式
絕不是隨意的放縱孩子 寵溺學生
任他們予取予求 甚至 拿孩子一點方法都沒有
而是 換個角度去思考 換個更基本 更人性的角度
想一下 你在他們那個年歲時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
如果 你現在還是他們 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反應
如果 你不喜歡 為什麼還要因循舊制
亳無反思能力的要求他們
只因他們 "只是" 孩子 就必須被要求嗎
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也見識到什麼是相互尊重
這份尊重的心思啟發 不用 靠公民或品格課程的填充
是非題 不斷的大小考試 就可以在學生的心目中
建立起一定的高度
她也提到
我們只要運用想像力: 當孩子早上六點多出門到學校
如果上過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之後
沒有梳洗換衣 甚至有的孩子還要補習到晚上八 九點才回家
一整天下來 會有多麼不舒服
如果大人是如此看重自己的衛生 從小教育孩子重視清潔
但 事實反映呢 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家老爺說了 這就像 只准周官放火 不准百姓點燈
喔 最佳的註解
這讓我想到 我們大人以 "以孩子為中心" 為名
事實上 所做 所想 無一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
十二年國教的一延再延 沒法把所謂的精英學校論點放開
就像在學校裡 聽到一位家長說道 要唸高職也沒關係
但一定要去台北找好一點的高職唸
在這 老師不想教 學生無心唸 這是孩子周遭接觸的人
那要孩子如何能更好呢
是嗎 台北 就一定好嗎
是不是我們該深思 到底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是在台北 是在頭城
是快樂 是功利 還是我們的面子
是競爭力 是朝九晚五 還是做自己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