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親子天下 筆記一二

在學校值志工的下午 隨意翻到 親子天下 7-8月的月刊
其中 陳之華的一篇文章
她提到
芬蘭教育的特質 是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
不以 只熱中目標的家長
和 官僚的好惡 為重
"以孩子為中心" 為考量的教育方式
絕不是隨意的放縱孩子 寵溺學生
任他們予取予求 甚至 拿孩子一點方法都沒有
而是 換個角度去思考 換個更基本 更人性的角度
想一下 你在他們那個年歲時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
如果 你現在還是他們 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和反應
如果 你不喜歡 為什麼還要因循舊制
亳無反思能力的要求他們
只因他們 "只是" 孩子 就必須被要求嗎

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也見識到什麼是相互尊重
這份尊重的心思啟發 不用 靠公民或品格課程的填充
是非題 不斷的大小考試 就可以在學生的心目中
建立起一定的高度

她也提到

我們只要運用想像力: 當孩子早上六點多出門到學校
如果上過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之後
沒有梳洗換衣 甚至有的孩子還要補習到晚上八 九點才回家
一整天下來 會有多麼不舒服
如果大人是如此看重自己的衛生 從小教育孩子重視清潔
但 事實反映呢 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家老爺說了 這就像 只准周官放火 不准百姓點燈
喔 最佳的註解

這讓我想到 我們大人以 "以孩子為中心" 為名
事實上 所做 所想 無一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
十二年國教的一延再延 沒法把所謂的精英學校論點放開
就像在學校裡 聽到一位家長說道 要唸高職也沒關係
但一定要去台北找好一點的高職唸
在這 老師不想教 學生無心唸 這是孩子周遭接觸的人
那要孩子如何能更好呢
是嗎 台北 就一定好嗎
是不是我們該深思 到底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是在台北 是在頭城
是快樂 是功利 還是我們的面子
是競爭力 是朝九晚五 還是做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